第二章 回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们转过了山道,下了几个台阶,踏上青石板铺的路,我就看到了村口的那棵老榕树了。我老远就看到有一个老汉坐在榕树下,手里拿着一顶草帽,不时地给自己扇一下风。现在离得近了,我认出那是从小就很疼我的二叔。
我本家的二叔,叫莫天木,是个典型的山里农家汉。经常风吹日晒,皮肤黝黑,又有点脱皮,衣袖和裤管都卷得老高,成天穿着一双人字拖,就是大冬天也从不穿棉鞋。我二叔就是老实巴交的一个人,听说我今天回村,从一大早就在村口等到现在。
他一看到我们出现在村口,马上爬起身,拍了拍**上的沙土,迎了上来。大老远就听二叔在那边叫:“阿非!……”还边向我们挥手。
许久不见二叔了,也挺想念他的,我也加快脚步赶了上去。二叔一上来,就忙着要帮我拿行李,还一边道:“阿非啊!好久没回来了吧!你婶子可挂念你了。”
我的背包就几件换洗的衣物,我自己背着并不累。于是,我就把手里的酒递给了二叔:“二叔,我知道你就好这口,这次回来特地给你带了两瓶。”
二叔接过我手里的酒,高兴地连连道:“好!好!今晚让你婶子炒两个菜,我们爷俩痛快地喝他几杯!”
“你不怕再喝高了,我婶子又把你的酒给没收了呀?”我取笑了一下我二叔,他因为贪杯,我婶子总是把酒管得很严。
二叔“呵呵”笑了笑,抓了抓后脑勺,道:“今天你回来,你婶子答应让我多喝几杯!”
“哦!……”我会意地“哦”了一声,原来是已经请示批准过了。然后我们都心照不宣地开怀大笑起来。
这时候,黄礼新也从后面上前来,对我二叔礼貌地行了一礼,道:“大叔好!我叫黄礼新,与莫大哥同路而来,叨扰了!。”
我二叔这才想起来,我后面还跟着一人,赶忙道:“哎呀!客气什么呀!你也跟阿非一样叫我二叔好了。”
我就介绍道:“二叔,小黄是我在车上碰到的。他是个大学生,要来我们这儿采集一些植物标本。他会在我们村呆几天,我自作主张替你答应让他在你家住下了。”
二叔听我这样讲,显得生分,于是佯怒道:“什么话嘛!还分你家我家,在莫家村二叔家就是你家,有什么不能答应的!再者说,就是没有你的关系,乡里乡亲的,小黄这样的大学生来借宿,那我和你婶子还是一样会欢迎的嘛!”
二叔和婶子没有子嗣,因此我从小就被他们像儿子一般的疼爱着,二叔自然不希望我那么见外。
二叔见我没有什么行李能让他帮忙拿,看到黄礼新背着个大包,又抢着要帮忙。黄礼新原是不想让老人家受累,推说东西并不重,自己背就行了,怎么能麻烦他老人家呢?可是最后拗不过一再要帮忙的二叔,他倒成了身上最轻松的人了!
这样,二叔一手在肩头抓着后背上大包的背带,一手提着两瓶酒,还健步如飞地在前面带路。
莫家村坐落在山坳里,像许多农村一样,房子都是就着地势而建。东一幢西一幢的房屋,杂乱无章,并没有规划过。不过村里面,倒是有一幢老宅子是有经过整地、规划而建的,那就是莫家老宅。
莫家老宅在莫家村的西边,它算是处在整个村子的最外围。莫家老宅并不是单纯的一间老屋子,它由好几进院落组成,旁边还有连成片的边房。整个老宅占地很广,基本上把村子西边的一大片都占用了,而它的院墙外就是成片茂密的山林了。
莫家老宅相传有将近百年的历史了,在这么偏僻闭塞的小山村,居然有如此大规模的院落建筑,实属罕见!
现在的莫家老宅已经没人住了,墙头、屋顶还有院子里满是杂草。虽然久未修葺,但是老宅的房屋主体建筑还算保存完好。
我二叔家就紧挨着莫家老宅。三间瓦房一字排开,中间的是客厅,两边的是卧室。前面左右各有一间较小的屋子,一间是厨房,一间是杂货间。五个房间加上一道外墙,围出了中间一个小小的院子。
二叔手里提着东西,就用**顶开了用老松木钉成的院门,边朝里边喊:“老婆子,快出来啊!阿非回来了!”
话声还没落,就听劈里啪啦从厨房里冲出一条大黄狗,随后跟着一个还戴着围裙的老妇人。这个老妇人就是我的婶子,她赶紧跑上前帮忙接过我二叔肩头的包。

我婶子伸长脖子向外张望,边向二叔问道:“他二叔,阿非人呢?”
直到看到我出现在门口,她立即把大背包放在地上,飞奔过来,硬是拉着我一阵上下打量。
我婶子瞧了一阵,边把我让进院子里,边道:“阿非啊!你可是有老长一段时候没回来看看你二叔和婶子了哦!这次回来一定得多住几天,婶子多给你弄一些你喜欢吃的东西,在城里那可吃不着的!”
听到婶子说到这里,我的鼻子动了动,鼻翼扇动了几下,使劲地闻了闻,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我很熟悉的味道。
我还来不及说什么,身后就传来了黄礼新的声音:“哇!好香啊!”
我撒开脚丫就往厨房跑去,身后屁颠屁颠跟着那条大黄狗,它讨好地摇着大尾巴,随我一起进了厨房。我听到身后婶子欣喜地自言自语道:“这孩子!还是一点都没变啊!”
在我踏进厨房之前,隐约听到我二叔向婶子介绍了黄礼新。我进了厨房,就看到灶台上一屉蒸笼正往上冒热气呢!我迫不及待地上前掀开笼盖,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同时浓郁的香甜气息包围了我全身。
我急不可耐地就想伸手进去,由于底下灶膛内还在烧着柴火,蒸笼内温度还很高,烫得我急忙又把手缩了回来。
“小心烫手!你这孩子急什么,再过一会儿才可以出笼呢!”我婶子在门口看到我猴急的样子,忍不住地笑着提醒我。
我尴尬地回头笑了笑,原来他们三人看我跑进了厨房,也随后跟了进来。特别是黄礼新这小子,笑的最贼,不过看他口水都快流下来了,比我也好不到哪儿去!
这时我二叔道:“你婶子知道你爱吃她做的碗糕,这不,一大早就开始忙乎了!”
刚才还在院子里时,闻到味道,我就知道这是我从小就很喜欢吃的碗糕了。碗糕就是把米磨成浆,倒在碗里,然后放到蒸笼里蒸熟。这几年在城里也开始有碗糕卖,可我吃过几次,首先味道就不对,根本不香,就是没有我婶子做的好吃。
“婶子,太棒了!我好久没吃到你做的碗糕了。太怀念这个味道了!”我不由地赞叹道。
“谁叫你不经常回来看看婶子,不然天天你都有得吃的!好了,你们先到里屋坐一下,等一会儿就可以吃了!”婶子催促我们去休息。
我们离开厨房,不打扰她在里面做饭了。那条大黄狗是死活不出厨房了,在灶台前转来转去。
二叔领着我们离开厨房到了里面的正屋客厅,他把黄礼新的大背包放在屋里的长椅上,去为我们倒开水。
客厅的摆设很简单,大门进去的里墙正中央贴着一幅大幅的土地爷与财神爷的画像,这样的画像在我们这里农村的很多人家里都有。在画像的底下,一张低矮的橱柜上放有一台彩色电视机。
我记得这台电视机还是去年我在城里买的,然后捎人带回来送给我二叔二婶的。除了矮橱柜和电视机,进门的左手边是一张藤制的长椅,右手边是两张也是藤制的单人椅,中间夹着一张方木几。
木几上有一套粗糙的,有点发黑的简易茶具,茶几旁的地上有一把热水瓶,这是二叔平时招呼串门的村民,泡茶的地方。
显然,我婶子做的碗糕,诱惑力很足。趁着我二叔去倒水的工夫,黄礼新偷偷问我道:“莫大哥,刚才那什么碗糕,到底是什么东西做的,怎么闻起来这么香甜啊?”
我看黄礼新使劲咽口水的样子,就忍不住想笑。不过想来,他也肯定是没吃过我们这里的这种农家小吃。于是对他道:“这碗糕啊!是我们这里的风味小吃。做碗糕可是我二婶的拿手绝活,做出来的味道别人根本没得比,在别处你是吃不到的。这回你有口福了!”
正说着,院墙外传来一阵叫门声:“嫂子,我天木大哥回来了吗?”
这时,我婶子正好把刚出笼的碗糕端进了客厅,就对二叔道:“是天武兄弟,之前来过一次,说是找你有事。我问他什么事,他也不说,只说等你回家,他再来找你。”
我二叔朝着外头喊了一嗓子,把开水放我们跟前,才出去开门。他边走边回答我婶子道:“还能有什么事,肯定是为了莫家老宅的事来着!”
我和黄礼新见婶子把碗糕端了上来,老远就闻着香味,已经是馋得不行了。哪还管是不是有客人上门了,立即就开吃起来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