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卖宅风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别说,我婶子的手艺还真是不错!碗糕吃到嘴里,香甜软嫩,入口即化,还有一股乡野花香的味道。我吃得连舌头都差点卷进去了。
黄礼新更是不济,狼吞虎咽,还含糊不清地对我婶子道:“大婶!就凭您这手艺,如果不到城里开个店,让大伙儿都尝尝!那就是埋没了咱中华的一大美食啊!”
我婶子见我们吃得高兴,只在旁边呵呵傻笑。我边大快朵颐,还不忘笑骂黄礼新道:“小黄,一路上看你文文静静的,也没见你这么会说话呀!瞧!把我婶子乐的。你小子是不是有奶就是娘啊?”
“瞧你说的,莫大哥!我说的都是事实嘛,大婶做的碗糕确实好吃嘛!”黄礼新嘴里的碗糕还没咽下去,还急急回答我道。
我婶子在一旁,叫我们慢点吃,小心噎着。我赶紧把开水递给黄礼新,这小子竟然能把我婶子做的碗糕吃到噎着,我真是佩服他。
院子内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声音道:“嫂子,大老远就闻到你家的碗糕香了。今天是什么日子,难得你又蒸碗糕哦!”
话音刚落,就看到二叔带着一个五十岁上下的中年汉子,进了客厅。看到我们在,那个汉子恍然大悟道:“原来是有客人啊!难怪嫂子会拿出绝活,蒸碗糕来招待了!”
我婶子回应道:“什么客人啦!那是我家阿非回来了。阿非从小就喜欢吃我做的碗糕,他这次回来,我自然得蒸上一笼给他解解馋了!”
那中年汉子,留有八字须,整个人看起来鬼精灵、鬼精灵的。听我婶子这样一说,他稍微打量了一下我和黄礼新,一下子就认出我就是莫非。
他异常热情地向我打招呼道:“阿非啊!你不认得我了吗?我是天武叔啊!你小时候,在村口的大榕树下,我经常抱着你玩的呀!”
小时候?还抱着我玩?那时候那我得有多小啊!我能记得他嘛我!?这人看他那过分的热情和笑容,我就觉得他很不实诚。
所以,我只是礼貌性地微笑着点了点头。二叔为我介绍道:“阿非,天武兄弟是你爷爷堂兄弟那一房的,与我同辈,你应该叫他叔。”
听完我二叔的介绍,我才不情愿地称呼他道:“天武叔好!”
天武还是很热情地道:“阿非!跟天武叔还客气什么,等一下有空,到我家坐坐。对了,阿非现在好像住城里嘛!真是巧了,我前两天也在城里刚买了一套房子,哪一天一定过去坐坐啊!”
我婶子看起来也是不怎么喜欢这个莫天武,对他道:“天武兄弟,这几年可是发了大财了。到城里做起了生意,现在又成了城里人了,我们这些乡下土包子可是赶不上喽!”
“哪里!哪里!看嫂子说的,都是乡里乡亲的,这样说就见外了,不是?什么城里人、乡下人的?你看你们家阿非,他就住城里,你还把他也分城里人、乡下人了吗?”莫天武连连陪笑地向我婶子道。
我看这个莫天武,伶牙俐齿的,我婶子绝对说不过他,于是我就打断他们无聊的对话,问他道:“天武叔这次找我二叔,可是有什么要紧的事?”
莫天武一拍大腿,叫道:“阿非回来,看把天武叔给高兴的,差点就把正事给忘了!正好阿非也在,可以一起商讨商讨!”
二叔招呼大家坐下来,他为我们再次添了茶水,也为莫天武倒了一杯茶。莫天武接过茶杯,喝了一口,然后继续道:“阿非刚回来,可能还不了解情况。卖莫家老宅是我带头牵线联系的,买家我都联系好了,现在就剩下我们这些卖家同意了。”
听莫天武讲到这儿,我插嘴道:“我二叔电话里告诉我说,莫家老宅要卖,我就挺吃惊的。不是说,莫家老宅是不允许动土的吗?那买家买了一座破旧的宅子,既不能修葺,也不能翻盖,那他买来有什么用?如果他不答应这些不动土的规定,那村里的老人家会答应把莫家老宅卖出去吗?”
“我现在最头疼也是这个什么‘老宅不能动土’的规定。也不知道是谁定的这个规矩,真是莫名其妙!而且那些老家伙,还当金科玉律一样死守着!”莫天武恨恨地道。
我二叔见莫天武咬牙切齿的样子,就说道:“你说的老家伙,应该就是指七叔吧!”
莫天武点了点头,道:“除了他,还会有谁?我都快把嘴皮子磨破了,他死活就是不答应卖房,还用扫帚将我打了出来!你说我这样辛苦地跑前跑后来张罗这事,也算是为咱村招商引资吧!可是七叔那老顽固就是不能理解我的好意。”

自从听了我二叔说要卖莫家老宅,可是到现在我也还不知道到底是谁要买,买去做什么?现在莫天武自称是这件事的牵头人,而且他又提到了招商引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回我得问个清楚。
于是我就问莫天武道:“天武叔,你说的招商引资是怎么回事?到底是谁要买莫家老宅?他买这藏在山沟里的破旧老宅是要做什么用啊?”
“对了,阿非是城里人,最是明白事理。现在都改革开放多少年了,这山外都变化成什么样了!远的不说,就说咱们城里吧!才几年时间,可说是日新月异,一天一个样啊!可我们山里还是这么贫穷落后,你们说原因是什么?”莫天武说着,最后还向我们大家来了个提问。
黄礼新这个大学生最是踊跃,他马上接下去回答道:“还不是地理位置太过偏僻,交通不便造成的。俗话不是说:要致富先修路嘛!”
我二叔叹了口气,道:“是这么个理没错,可是修路也要钱啊!虽说前几年市里为我们修了出山的那条乡村公路,交通已经比以前好了许多。可是,你们也看到了,那条路太小了,而且也没有直接通到村里来,我们村的交通还是很不方便。如果要我们再修条路,我们根本就拿不出那个钱来!”
我也看到了莫家村这几年确实跟山外的差距越来越大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山外发展的步伐那么快,可是山里乡村几十年来几乎没什么变化,两下里一对比,那差距还能不大吗?
“既然自己没钱,看来只能找别人来出钱了!只是要想引来金凤凰,那也得有梧桐树呀!天武叔说的招商引资是不是就是这个意思,只是我们村的梧桐树在哪儿呢?”我问莫天武道。
“啪!”的一声,莫天武把茶杯往茶几上一放,回答我道:“还是我们阿非有见识!我刚才说了,我们村到现在还这么落后,归根到底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缺乏一个‘变’字!人家丁先生说了,咱们莫家村虽然地处穷乡僻壤、交通闭塞,但保存完好的山林农家自然环境、淳朴的民风民俗反而是我们的优势!这就是我们的梧桐树了嘛!”
我就说这个莫天武怎么还会有这么高的见识,原来是背后有人。我接着问道:“哦!那个丁先生是什么人啊?”
莫天武话说得多了,就口干得紧,一下就又把一杯茶喝了个精光。他放下茶杯,回答我道:“哦!忘了说了,这个丁先生就是莫家老宅的买家,所有的事情我都是跟他联系的。他是一家什么大集团公司的代表,叫什么‘遗迹风情旅游交流’公司的,听说还是跨国公司呢!”
“这么说这个丁先生要买我们莫家老宅是想在我们这儿搞旅游开发了!”我问莫天武道。莫家村相对隔绝,受外界影响较少,目前还保留着相当浓厚的乡土气息。如果搞农家旅游观光,倒也不失为一个发展思路。
我婶子把剩下的碗糕都端到了茶几上,让我们边吃边聊。莫天武就着茶水咽下了一口碗糕,道:“没错!丁先生还答应了,只要买下莫家老宅,他另外出资修一条路与外面的公路相连呢!”
黄礼新听莫天武这样说,就笑着反驳道:“还另外出资?如果真要在你们村搞旅游投资,那修那条路,本来就是他们计划内必须修建的,不然他们怎么把客人拉进来、送出去呀!”
莫天武抓了抓头,尴尬地道:“你这么说也没错。只是如果他们不修,我们村就是再过十年,估计还是修不出那条路来!”
看来这个莫天武,没少利用村民渴望修路的愿望,适时抛出这个诱饵来说服他们同意卖房。
“老宅闲置荒废在那里都多少年了,现在好不容易有一个让它发挥余热,造福乡里的机会,怎么能错过呢?”莫天武说着,然后问我道:“阿非,你也是莫家老宅的所有者之一。你说,卖老宅的事你会反对吗?”
虽然我不喜欢这个天武叔,也知道他这么热心联络这个事,事成之后他得到的回报肯定也是不少,但是如果真能为莫家村引进这个项目,搞起了旅游开发,那确实算一件大好事,我没有理由反对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