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庄子在《大宗师》里面,讲了这么一个老人的经验:
一个老者,年事已经很高了,却面如孩童。别人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么年轻?
老人说:我懂得道啊。要参透圣人之道,必须有所持守。这持守参悟,有七个阶段:“吾犹告而守之,三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首先一步,要“外天下”,也就是说,忘记天下所有牵绊你的人情事故。比如说住房子,你住得舒服还是不舒服,吃美食是可口还是不可口,所有的这一切,其实是身外之事,不要在心里牵挂太重。如果你把外在的一切,包括社会规则、人际关系等等,都排除在你的心外,你就远离了世故,远离了很多外在能约束你的规矩法度,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叫“外物”,就是把物质世界的东西尽量剥离出去。其实“外物”很不容易。比如人的口腹之欲,要真正忘掉,真难。现在有多少人因为吃河豚而中毒,他们为了河豚鱼的美味,甘愿用生命去冒这个危险。其实,冒险的人有没有想过亲人的牵挂?有没有想过他生命的分量?有没有想一想明天你自己生命中还有哪件事情没做?其实这就是不能做到“外物”。所以,庄子说,外物是第二步,把所有物质的东西,从你的心里拿走。
第三步,有点难了,叫做“外生”,也就是说,超越了生死。超越生死,并不是不看重生命,不重视人生,而是顺应自然规律,从容自在,朴素欢喜,活在当下,享受你的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安详地穿越人生。
第四步,人就要彻悟了,叫做“朝彻”,心境洞明澄澈。当你把外在一切东西都腾空了,你的心灵开始有了虚灵之境。大家知道,只有空旷的屋子可以装下光明,只有真正干净的房间,阳光照进来的时候可以达到“虚室生白”,这是一种温暖欢欣的境界。

第五步,叫做“见独”。独是什么?是指惟一,指的是惟一的天地大道。见独,就是人能够达到洞见天地万物的道理这一精神世界。天下纷扰的万事万物,在你的眼睛里已经不再神秘。你不会再孤立地看很多事了。你的思想会更加通透明了。
第六步,叫做“无古今”,你能够贯穿古今的长河,没有时间的限制和阻隔。我们今天讲庄子,讲孔子,讲先秦的诸子,我们都会有一种温暖的感觉,所谓“道不远人”,他们真正的道理都贴近当下,在今天依然让我们感慨感动。我们今天看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他们的诗词歌赋依然让我们怦然心动。这就是无古今。
当古人的这些切肤之感、天地之叹都进入到我们的生命之中,我们才达到庄子所说的第七重境界,叫做“不死不生”,追求到了一种人生的永恒。
人生不会因为物质生命的陨落而真正寂灭,也不会因为有这个形体存在而忽略了生命的本真,这大概就是庄子所谓的不死不生吧!
不要认为道家永远只提倡精神的自由,而没有规则的顺应。道家并不是只知道吸风饮露、不食五谷、遨游天下,他们也跟我们一样。
庄子所提出来的“外化而内不化”,是要我们的心灵逐渐地腾空,把我们心中杂念逐渐地排除,让我们心底真正那个内化的依据能够有所秉持。而在外在,本着内心的宽容和洞察的清明,随遇而安,不与世争,这样的话,我们可能会把每一个当下活得更好,会把人生整个的流光以一种从容的姿态安详走过,少了很多的纷争,少了很多矛盾,而我们最后会获得一个圆融的合乎道的、合乎天地自然的自己的生命境界。

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