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柄(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对世间权势的审判――政治制度下的政治人物
很多人都希望基督徒表达他们自己的政治观点。很多人也都希望上帝直接支持某一种政治体制。然而,上帝更关心的,却是各种政治体系背后的个人。上帝是一个高明的医生。扁鹊看到一个人“病入膏肓”,也就是说,病到了骨髓了。扁鹊就觉得这个人不可医治,爬起来跑路了。上帝看到一个社会病入膏肓,上帝医治的,正是这个社会的骨髓,是这个社会上的每一个形形色色的人。
中国有句古语,叫“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句话说的是民心对政权的制约。而神的爱则会使一条死寂的江河,成为充满生命力的活水。在生命的活水中,一切沉疴痼疾,都会得到医治。
历史长河中,我们总能看到各种形形色色的统治因为自身的利益,试图阻挡神的道路。
《旧约圣经》中的埃及法老,既掌握世俗政权,又自称为神。用句世俗的话说,就是要求绝对的世俗权利和思想统治。这种统治,在现代就是希特勒、墨索里尼、斯大林一类的邪恶的统治。他们是人类社会的癌症,是上帝决心铲除的。上帝对埃及法老的惩罚,是杀死他的长子。杀死长子的世俗含义,就是剥夺继承权,也就是宣告这样的统治不可能延续自己的统治。杀死长子的神学含义,是宣称他们的生命根本没有办法延续。也就是说,这样的人,最终进入的一定是永远的死亡,也就是我们说的“地狱”。
地上的君王,是指那些对人民的思想有一定的影响,但主要是对人民进行世俗权利统治的集权主义。上帝对这样的君王,有一定的肯定(如大卫王),对大多数都是否定的。中国的封建统治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大多数的皇帝都是很糟糕的,只有少数皇帝是好的。
地上的君王大多数都会选择拒绝上帝。在《新约圣经》中,当基督耶稣诞生时,有三个东方的术士(相当于先知、占星师)告知了希律王。希律王一方面狡猾地要这些术士将刚出生的耶稣带给自己,另一方面却又残暴地要将整个一个区域的两岁以下的婴儿全部屠杀(罗马政权的民主制度是很有限的民主制度,主要保护的是罗马贵族和罗马公民,而非其他民族的人)。
希律王的重罪,并不是直接犯在基督耶稣身上的,而是犯在神的先知施洗约翰身上的。施洗约翰这位先知的传道在基督耶稣之前。但他却谦卑地将自己传道的果子让给基督耶稣。他为基督耶稣做见证,证明?是神的儿子。他还将自己的门徒和信众交给耶稣带领。
约翰说:“若不是从天上赐的,人就不能得什么。我曾说:‘我不是基督,是奉差遣在他前面的。’你们自己可以给我做见证。娶新妇的就是新郎,新郎的朋友站着,听见新郎的声音就甚喜乐;故我的这喜乐满足了。他必兴旺,我必衰微。”(《约翰福音3:27-30》)
但就是这样一位先知,却被希律王砍了头。在《马可福音》6:17-28中,有以下记载:
先是希律为他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罗底的缘故差人去拿住约翰,锁在监里;因为希律已经娶了那妇人。约翰曾对希律说:“你娶兄弟的妻子是不合理的。”于是希罗底怀恨他,想要杀他,只是不能;因为希律知道约翰是义人,是圣人,所以敬畏他,保护他,听他讲论,就多照着行(‘多照着行’有古卷作‘游移不定’),并且乐意听他。
有一天,恰巧是希律的生日,希律摆设筵席,请了大臣和千夫长,并在加利利作领的。希罗底的女儿进来跳舞,使希律和同席的人都欢喜。
王就对女子说:“你乐意向我求什么,我必给你。”又对他起誓说:“随你向我求什么,就是我国的一半,我也必给你。”(注意,和合本的翻译时间较早,她和他用的都是同一个词)
他就出去,对他母亲说:“我可以求什么呢?”
他母亲说:“施洗约翰的头。”
王就甚忧愁,但因他所起的誓,又因同席的人,就不肯推迟,吩咐拿约翰的头来。护卫兵就去在监里斩了约翰。(《马可福音》6:17-27)
家读这段经文,多半会为那个时代的草菅人命哀叹。从字面上看,我们相信这样的事情在现代社会将是很罕见的。但从属灵角度和道德角度去看,这样的事情却可能生在一个道德败坏的社会的绝大多数官员身上。
先,让我们看看施洗约翰在这段经文中的属灵的含义。神让施洗约翰行在基督耶稣的前面,一方面他象征着所有的《旧约圣经》的先知,是为耶稣开道和见证的;另一方面,施洗约翰本身传道的手段,以他自己的宣称,叫做“用水洗礼”,代表着让人知罪、忏悔。不管是《新约圣经》还是《旧约圣经》,都很强调对罪的认识并忏悔。在基督耶稣为人赎罪之前,人必须要自己先认罪。这一点,李长老曾经用一个现代社会的例子,讲得很清楚。
在1970年代,美国爆了著名的水门事件。那次事件揭露出美国第37任总统尼克松在竞选期间,其5名下属试图进入对方(民主党)的竞选办公室安装窃听器。这5名下属被捕,对尼克松总统没有直接冲击。但尼克松总统滥用行政权力,试图掩盖这件事情。后来尼克松总统在媒体、国会和法院的多重压力下,成为了美国第一个自动辞职的总统。
他辞职后,法院并没有放弃追究他的罪过。为了国家行政的正常运行,当时接任他的总统提出,给予他特赦以换取他对接任政府的政治支持。接受特赦后,法院就再也无法就此案对他继续起诉。
然而尼克松总统却不想接受这个特赦。
为什么?因为接受特赦的前提,是承认自己犯了罪。法律的权威高于美国总统的地位,法律要特赦一个人,绝不是一句空话。法律特赦的前提,自然是这个人已经犯罪了。
尼克松总统内心中充满了矛盾。有趣的是,尼克松总统本人就是一个大律师,却不得不向其他律师咨询解决方案。在律师的劝导下,尼克松总统明白若不接受特赦,坚持打官司,他的下场很可能是坐牢,最轻也是破产。
李长老利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接受主耶稣的救赎,先要认清自己的罪与过犯。因为上帝出于?的威严,?的救赎恩典也绝不是一句空话。但我们若不认罪的话,实际上是自己拒绝了神的恩典。当然,我们说的这种认罪,指的是内心中对罪的深深的警觉和对各种过犯行为的忏悔。
知罪、认罪在救赎之先。所以《旧约圣经》的启示,会在《新约圣经》之前。《新约圣经》中,施洗约翰也会行在基督耶稣之前。
《圣经》中,淫妇一般都象征着罪。娶了淫妇则象征着道德上的犯罪。希律王娶兄弟的妻子,自然是很重的道德过犯了。但希律王不思悔改,却把施洗约翰抓进了监狱。这象征着人将上帝赐予的悔改之心牢牢地禁锢起来。后来希律王又想听施洗约翰的讲道,代表他的良知并为完全泯灭,依然思考悔改。这真实地反应了人在罪前的极端矛盾。我们受良知的驱动,想听悔改的道理。却又忍不住诱惑而犯罪,更因犯罪把良知牢牢地禁锢在心中。
神的敌人的女儿,一般象征着因为罪恶带来的世上的成功和荣耀。希罗底的女儿跳舞能取悦那批参加希律王生日宴会的大臣和千夫长,并在加利利作领的人,则象征着罪恶带来的成功和荣耀能取悦他们。在希律王的心中和夸口中,他的王权有一半要靠那批人喜悦的“成功和荣耀”支撑(这是他对希罗底的女儿说可以将国的一半分给她的隐喻)。这里,我们可以放心地假设希律王并不是一个绝对糊涂的王,他知道自己的王权还有另外一半来自公义和民望。后面的经文就不难理解了,这种罪带来的,能满足那群统治的成功和荣耀,彻底杀死了希律王的悔罪之心。
《旧约圣经》中的律法,与现代社会的法律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就是前有强烈的道德内涵,而后更多的是为了维持社会秩序服务。现代社会中,道德内涵已经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已经变得非常含混不清。很多人完全失去了古代的以色列人那种知罪的机会。不知罪,焉能认罪忏悔呢?
现代社会的另外一个趋势,就是人变得极端地以自我为中心。换句话说,就是拜自己为上帝,或自己做王。实实在在地说,所有的“以自己为王”的人,在乌烟瘴气的社会生活中,在各种利益勾连的社会交际中,是不是多次因为世俗的成功和荣耀,砍下了“施洗约翰的头”呢?
人啊,我们当真心悔改!
至于“民主人士”比拉多,他虽然最终判决将主耶稣钉上十字架,但他的罪却不是最重的。当耶稣落到了罪人的手中时,他先是不想接这个烫手的山芋,将耶稣推给了他的政治仇敌希律王。后来他对“耶稣的案子”进行调查。在他审讯基督耶稣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基督耶稣还是在给他宣讲真理,期望他悔改。由于他缺乏当时以色列人对上帝认识的背景,他显然无法明白真理和耶稣的国在天上的含义。
但在犹太人的压力下,他还是放弃了公义。“祭司长和差役看见他,就喊着说:‘钉他十字架,钉他十字架’,比拉多说:‘你们自己把他钉十字架吧!我查不出他有什么罪来。’”(《约翰福音》19:6)
在这里,上帝一针见血地点破了所谓民主政治的致命弱点――屈从于一群控制人民思想(当时的法利赛人)的势力的“暴民政治”。比拉多明明知道耶稣没有罪,却不用他自己手中的权力保护耶稣。因为他认为他的权力是民赐予的,所以要为民所用。然而他的权力真真正正的应该是为神(代表着公义和爱)设立的,应该为神所用。
希特勒是和墨索里尼都是德国人民和意大利人民通过大选选上台的。二战前夕,作为世界领袖的,拥有当时世界最好的民主制度的大英帝国和法国,却因为国家利益的需要,不能主持世界的公义。人们不愿意接受《圣经》中主耶稣亲自对民主制度的警告和审判,就只能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种惨痛的教训。
没有对神的信靠,对公义和爱的执着的追求,民主制度下的政治人物一样是一群可悲的罪人。
四)审判和赦免的权柄
现代西方管理学中,讨论“权柄(Por)”时,讲的不是一个人具有多么强大的行政能力。相反,权柄讲的是一个人对他人的行为和决断的影响力。
从这个角度去看这个世界上的权柄,古今中外,又有谁的权柄曾经大过基督耶稣呢?
在《约翰福音》3:12节中,耶稣教育尼哥底母(是法利赛人,当时的宗教领袖之一,后追随基督耶稣):“我对你们说地上的事,你们尚且不信;若说天上的事,如何能信呢?”。我们真的应该好好的反思。
然而基督耶稣还有更多的远远大于这种“影响力”的权柄。
第一个权柄是审判的权柄。通过本文,期望大家能看到这种权柄,在约翰先知和基督耶稣遇难时,在历代基督徒遭受逼迫时,上帝无形的审判已经开始了。上帝最终的审判,是在世界末日的时候。
还有一个权柄,那是整个《圣经》认真铺垫,最后靠主耶稣在十字架上为全人类的罪献祭而完成的。那个权柄就是赦免人的罪的权柄。当然,这种赦免罪是属灵含义的,它指的不是免去一些刑事犯罪的牢狱之灾的世俗含义。它指的,是使人真心忏悔并获得属灵自由,并被上帝看视为义。
当然,我们可以抽象地说,任何一个无辜的人被法律冤枉的时候,执行法律的人都在受上帝的审判。现代社会对各种犯罪的检测手段加强了。一个DA测试,我们就能洗清一个人的冤屈。
《圣经》强调的罪,比现代的刑事犯罪有更广更深的道德和属灵内涵。《圣经》更强调基督耶稣的“无罪”。只有无罪的,才能审判那有罪的。只有完全无罪的,将自己奉献给上帝,才能为人赎罪。

我们人最多的一个问题,总结起来说,是上帝如何不频繁地向我们显现。根据《圣经》的经义,上帝若直接向人显现,由于?的圣洁带着审判的权柄,而我们的是不洁的,所以必然会带来我们的死亡。《圣经》还有另外一个隐含的经义,就是人若妄想获得上帝般的超自然的权柄,就会造成人的属灵死亡。明白这两点,我们才能明白基督耶稣是用怎样的爱和宽容对待罪人的。
先我们看一看耶稣是怎样对待希律王的。
希律看见耶稣,就很喜欢;因为听见过他的事,久已想要见他。并且指望看他行一件神迹。于是问他许多的话,耶稣却一言不答。(《路加福音》23:9)
家可以想像一下,若基督耶稣在此时行一件神迹,会出现什么效果。若基督耶稣在被捆绑失去自由的前提下,受人的威胁而显示神迹,也许当时能震慑希律。但时间一长,希律王定然会将基督耶稣当作我们现代玄幻小说中的,有无穷神奇能力的“幻兽”而随意驱使。也就是说,基督耶稣若显示神迹,特别是希律王要求的可见而明确的神迹,那就是犯罪了,因为这样基督耶稣将直接杀死希律王的属灵。而基督耶稣的隐忍,则是爱,是给希律王将来悔改并得到赦免的机会。当然,希律王最终因为自己的选择而没有得到救赎,那是他在自由意志下的选择。但基督耶稣这样做,却给后来的政治人物,以及各种在心中“以自己为王”的人得到救赎的机会。可以明确地说,没有基督耶稣,就不会有华盛顿、林肯这样的政治人物。
当基督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生了这样一段故事:
到了一个地方叫骷髅地,就在那里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又钉了两个犯人,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当下耶稣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事他们不晓得。”兵丁就掂?分他的衣服。
百姓站在那里观看,官府也嗤笑他,说:“他救了别人;若他是基督,神所拣选的,可以自己救自己吧!”
兵丁也戏弄他,上前拿醋送给他喝,说:“你若是犹太人的王,可以救自己吧!”
我们也许也会想,若基督耶稣真的爱这些人,要救这些人,就应该从十字架上走下来呀。但这些人心中充满了不信,他们活在罪中,对人的正直、爱和怜悯充满了嘲讽。若基督耶稣这时从十字架上走下来向他们显现,只会增加他们的骄傲。况且那个时代,人们对什么是神充满了各种荒唐的想像。希腊神话、罗马神话中的神,带着人类的各种贪婪、私欲、色情等罪性。若耶稣就这样走下十字架,那群人会从耶稣的身上学习到什么呢?
他们回过头来一定说:“啊,原来神是这样贪生怕死的。”他们定然会将真神与当时文化中的各种人想像的神等同起来。所以若基督耶稣真的走下了十字架,就是犯罪了。而基督耶稣在十字架上受苦,却是要唤醒人的良知。
所以基督耶稣的祷告:“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事他们不晓得。”,正体现了他与父神本为一体,子在父中,父也在子中。当他求父赦免的时候,他自己就在用行为赦免人的罪。
这也体现了基督耶稣对罪人的最大的、最长阔高深的爱。他真真正正地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来饶恕那以最残酷的手段伤害他的人。
我自己实实在在地说,若回到那个时代,我很可能是其中的那些兵丁,那些百姓,那些官府的人员。最好的情况,我可能是那个推卸责任的比拉多。我今日的得救,真真实实地不出于我自己,完全是出于神的恩典。
同样地,当基督徒接受主耶稣后,他们大多数都会立志过一种相对俭朴的生活,并尽量多地省出金钱来做上帝的各种事工。也许世人会因为他们的俭朴生活看不起他们。但若基督徒一定要追求世界的繁华和成功,并靠这种生活来震慑和影响他人,带他人信教,他的作为就不纯全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有点类似于主耶稣走下了十字架。他们的传教就脱离了传播生命真理的轨道,而是在传播一种世俗道德和生活方式。而世人往往会说:“你看基督徒,功名利禄,哪样不要?他们怎么会是属神的呢?”。
总之,神给了人自由意志,所以人若要不相信神,总可以找各种理由。而世人的眼光和评判,全根据自己的思维定式。基督徒穷会被瞧不起,基督徒富会被怀疑为缺乏道德,这种狭隘的思维模式,不正是基督耶稣在十字架上表达的――“法利赛人(当时犹太人的精神领袖,在现在则代表着各种‘先进’的世俗思想)将神钉死了”吗?
当然,基督徒的俭朴,并不等于刻意地追求贫穷。上帝是来到我们这个世界为我们传播福音的。上帝的心愿是人人都得救。所以我们的生活水准,维持到能够被大多数周围的人接纳的水平,也是为了更方便地走到更多的人群中,向他人传福音。我们要理解人的罪性,理解人看外表重于看内心,理解人看世俗重于看属灵。现代社会毕竟不是古代的以色列。古代人们看见一位从旷野里来的,吃蜂蜜和野菜的,俭朴而不修边幅的人,第一印象就是这人是先知。现代社会呢?我们大概会有三个结论:疯子、艺术家、爱因斯坦。
五)与神同在的权柄
在一个近代的爱情故事中,有一对相爱的夫妻。到了圣诞节的时候,他们需要相互买礼物。但他们都很贫穷。丈夫有一个心爱的怀表,妻子有一头美丽的长,那是他们拥有的最好的物质世界的东西。结果丈夫将怀表卖了,为妻子买了一个美丽的夹。妻子将一头美丽的长煎去卖了,为丈夫买了一个装怀表的袋子。在圣诞之夜交换礼物的时候,你说他们的内心是失望、惊讶、相互责怪呢,还是真诚地相泣相爱呢?
若上帝直接来到我们的世界,他的圣洁的审判会使得我们的死亡。他的强大的权能会引起我们的虚妄和窥视,会使得我们的属灵死亡。
上帝以一个人的形象来到我们的世界,我们因为罪会将上帝钉死在十字架上。
基督耶稣在十字架上,代表上帝全然的爱,为我们罪人而死。他又代表着一个完全的人的谦卑和爱,将自己奉献给上帝做赎罪祭。在这种超越了死亡的巨大的爱中,一条唯一的通往上帝的永恒的通路为我们打开了。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神)那里去。”
这是何等的权柄!
后,请允许我再从人生命的意义上,给大家介绍一下神的权柄。
达尔文创立了进化论。在他的理论中,人是因为生存驱动,由动物进化而来的。如果这个理论正确的话,这种生存驱动的力量,应该是决定我们生命中的行为和选择的唯一动机。
但现代的人类,谁愿意仅仅为生存和无节制的物欲而活着?基督耶稣的行为中,那种磅礴的爱的力量,让无数的人如此地感动和倾心,又将如何解释呢?基督耶稣那种为了我们这些充满罪性的人而死的精神又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
达尔文试图解释人类的起源,却完全忽略人类的现状。这样的科学方式,却受到现代科学届的广泛认同和无数人的追捧。
因斯坦在与量子力学的物理学交锋中,说“上帝不会掷骰子”。他这句话的科学含义是自然规律必然是“因决定果”的。然而物理学有一个假设,认定宇宙万物都是受统一的物理学规律掌控的。这个假设实际上是不可能被证明的。科学本身就是一种信仰体系。(神学则认为物理规律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完全可以超越物理规律使用其权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相信上帝存在的话,我们也会自然地相信神学是大于科学的信仰体系。同时天文物理学的“大爆炸理论”,已经揭示出我们的宇宙完全符合《圣经》的揭示,是有始有终的。也就是说,物理学顶多能解释现在的宇宙现象,却无法解释宇宙本身的来源。)
因斯坦忘记了一条,人是会靠掷骰子决定命运的。量子力学最终证明因并不能完全决定果。爱因斯坦是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却将人这个因素完全忽略了。很多人认为宗教信仰是迷信。迷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一种非常狭隘的思维。忽略了人的因素的科学信仰体系,有什么权利说其他人迷信呢?不考虑科学本身的有限性,却以所谓的“科学的思维方式”来宣称“无神论”是真理的人,是不是才该算做真的迷信呢?
曾经有一个阿拉伯的幽默故事,说一群驴子数他们自己的数字,总是少一只。后来主人只好给每只驴子一鞭子,然后让驴子数那被鞭打的“噼啪”的声音。我们研究科学的时候,忽略了人。我们研究社会学的时候,引用所谓的“科学思维”,再次忽略人。我们研究生命的时候,用的是解剖学。我们忽略生命的美好,忽略生命的意义。我们是如此自相矛盾的一群人,我却听有一些人不屑一顾地说,你们基督教说来说去,总能自圆其说。
我不敢说其他人。但我自己的心,在信主耶稣之前,真的和驴子一样倔强而盲目。
现代人类的哲学思维中,有一种经过了无数挣扎,总结出来的“结论”,叫做“这个世界没有Grand
ry”。也就是说,我们人类自身找不到绝对完美的真理。是的,基督徒早就知道这一点,他们相信生命的真理是神亲自启示的。同时,我们也要真诚地感谢那些人类哲学家们的挣扎,因为他们的很多疑问和失落,正好帮助我们在基督中看到神的光芒。
在2000年前,基督耶稣就对比拉多说了:“我的国不属这世界”。我们知道,神是完美的,所以神要进入我们的世界,必然要破碎?的完美――这是十字架的救恩的另外一层含义。而?又承诺有一天,在这个世界的末了,会与我们在一个新的世界中同在。在那个世界中,有我们难以想像的完美。
我们热血冲动的时候,觉得自己可以救国救民。我们历经沧桑后,又往往觉得生命是如此的虚妄和徒然,还不如抓住眼前的一点可怜的享乐。然而神却为了我们这群可怜的生物,破碎了自己,进入我们每一个信徒的心中,并赐予我们为神做工的神圣权利――不论任何身份地位,不论能力大小,天赋的强弱,只要我们去信守福音,我们去彰显爱,我们去传播福音,我们就能活在神的完美的生命中。
赐予人爱,赐予人希望,赐予人生命永恒的意义,赐予人一种完美的生命追求,那又是什么样的权柄!
我还是不能完全回答什么是“太初有道,这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约翰福音》1:1)。但期望通过这篇文章,帮助读和我自己先理解这样一种内涵:“太初有基督耶稣,基督耶稣与神的(超自然能力)权柄同在,放下(超自然能力)权柄的基督耶稣依然是权柄。”
当然,熟悉《圣经》的人一定会质疑,基督耶稣在传道中,不是也经常使用超自然的权柄治病赶鬼等等吗?是的,基督耶稣在那样做的时候,他面对的是谦卑的、愿意信他的人。或是出于怜悯,对那些真的没有机会,必须救治的病人。或是已经放下一切的追随他的使徒。同时,很多真理,要用超自然的方式讲,才能让当时还懵懵懂懂的使徒们深刻地记住。当然,其中有一个特例是买主的犹大。他定是已经见过神迹的,却最终还是选择了背叛主。
基督耶稣复活后并升天前的四十天内,连医治的超自然神迹都不再使用了。若我理解得正确的话,十字架的功效已经完成了从超自然能力的权柄,到牺牲、爱和公义带有的伟大的权柄的转换。这大概也是后来使徒们能经历的神迹越来越少,到现代,很多信徒从来没有见过任何神迹的原因之一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